11月16日、24日,我校举办两场“与名刊名编面对面”专题交流会,先后邀请来自《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现代经济探讨》《江苏社会科学》《阅江学刊》《道德与文明》《江苏高教》《新华日报》等十家报刊主编与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在研项目负责人和拟申报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教师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共计1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第一场交流会由原《江海学刊》主编、《阅江学刊》主编韩璞庚担任点评嘉宾、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作总结发言,第二场交流会点评嘉宾由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王小锡教授担任,两场交流会均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振主持。《南京社会科学》主编曹劲松、《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徐嘉、《江苏行政学院学报》主编沈利华、《现代经济探讨》主编张震、《江苏社会科学》主编吴玲、《江海学刊》副总编战炤磊、《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江苏高教》主编沈广斌、《新华日报》理论部主任刘庆传分别就本期刊的刊物定位、栏目策划、风格特点、选题预判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二十多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就投稿过程中遇到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投稿实操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与各位主编进行了深度交流。韩璞庚认为,与会主编重点区分了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期刊在办刊方向、选稿要求上的差异性,他提醒有意发表文章的老师要学会深入研究目标期刊的选题、栏目和风格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投稿定位。王刚认为,座谈会一方面对期刊组稿、搭建科研成果展示平台非常有意义,另一方面也聚焦问题,为解决我校老师发表科研成果提供了有效渠道。王小锡指出,投稿人要深度理解并把握好刊物重视的选题问题意识、内容创新意识、形式规范意识,刊发文章要努力做到宏观性、理论性、思想性高度统一,充分体现研究的学术导向和学术质量,为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与名刊名编面对面”专题交流会作为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系列活动之一,是我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关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展、助力学者学术道路成长的重要举措。